影響我最深的十大台灣音樂專輯(1984-2013)
從小學六年級看電影「搭錯車」開始聽台灣流行音樂,到明年就要滿30年了。許多學生時代的經典歌曲,在不同年歲再度聆聽,時空情境完全不同,心境卻好似「歲月呈圓圈流轉」,隨著唱片轉盤繞回原地。
開始工作後,聽流行歌的頻率大減,,
自從研究所作業寫了「台灣流行音樂觀察報告 in 1995」,這些年我不只一次地思考,台灣流行歌對我的意義究竟是甚麼呢?那些經典專輯,究竟是如何從感官的聽覺和視覺,延伸影響到我心靈的味覺、觸覺和嗅覺?幾次失眠的思索後,我才深深察覺,它們早成為我生命中無法抽離的一部分,因為年輕歲月曾與那些專輯十分認真的交心,才某種程度形塑出目前的我。
2009年時報出版《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1975-2005》,名單問世後眾聲喧嘩,叫好認同和抱怨批評都少不了。我翻完榜單,也把榜內每張自己擁有專輯的引介文都看過,細數了一下,《1975-1992》的百大我有58張(連錄音帶在內),《1993-2005》的百大則有46張。
「最佳專輯」有各種定義,官方的稱「金曲獎」,市場的稱「暢銷榜」,這本書或可稱為「樂評文化界的最大公約數」,而聽音樂總是如人飲水,每個人都能有專屬自己的定義,據以延伸出各種不同的評選原則。
個人最想評選的最佳專輯,是影響我生命最深的專輯。
2009年2月14日是我國中學長蔡藍欽逝世22週年的忌日,我在感懷之餘列出一篇思索很久的榜單。然而每個人的歲月都不斷在前進、台灣流行歌壇也不斷推陳出新,值此2013年快到盡頭之際,我忍不住重新檢視當年的榜單、檢視將近五年來的心境變化,做了些許變動。
每個音樂人我只選一張作代表,選取年代從1984-2013。以下依序列出《影響關魚最深的十大台灣音樂專輯》:
- 1. 陳建年《海洋》,1999
- 2. 蔡藍欽《這個世界》,1987
- 3. 陳昇《擁擠的樂園》,1988
- 4. 李宗盛《生命中的精靈》,1986
- 5. 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1990
- 6. 農村武裝青年《幹!政府》,2009
- 7. 馬兆駿《就要回家》,1989
- 8. 巴奈《泥娃娃》,2001
- 9. 黃韻玲《黃韻玲的黃韻玲》,1994
- 10. 陳小霞《大腳姐仔》,1991
無法列在前十名的榜外遺珠11-30名計有:
鄭華娟與王新蓮《往天涯的盡頭單飛》、齊豫《有沒有這種說法》、張雨生《卡拉OK台北我》、李壽全《八又二分之一》、曾淑勤《一個人遊遊蕩蕩》、陳珊妮《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雷光夏《我是雷光夏》、交工樂隊《菊花夜行軍》、楊逵紀念專輯《鵝媽媽出嫁》、文化總會徵選合輯《台灣之歌》(2003)、滾石合輯《快樂天堂》、張小雯《張小雯創作專輯》、《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優勝紀念專輯第三屆飛揚的青春》、創作人合輯《我們》、鄭智化《單身逃亡》、紀淑玲《鵝尾山e眠夢》、羅大佑《之乎者也》、賴和文學專輯《河》、吳晟詩.歌《甜蜜的負荷》、拷秋勤《拷!出來了》
上述名單可看出我最喜歡的音樂絕大多數都是創作型歌手,在此也列出除了齊豫外,非創作型歌手影響我最深的前十名專輯:
葉樹茵《不太認識葉樹茵》、紀曉君《野火春風》、黃鶯鶯《讓愛自由》、蘇芮《蘇芮專輯》、張艾嘉《忙與盲》、潘越雲《舊愛新歡》、陳淑樺《女人心》、許景淳《許景淳專輯》、萬芳《割愛》、江蕙《酒後的心聲》
榜單列完了,最想寫也最該寫的東西(即十大專輯如何影響我的生命),才要展開。唯有細述每張專輯與我生活的連結,才更能讓外人了解,這份榜單代表的不只是單一專輯的意義,也代表創作專輯的音樂人(乃至他們身邊的製作團隊和音樂友人聚落),在我生命中有過何等交會、「曾經彼此激盪出何種火花」的意義。
只是,我寫東西一向很看心情又常靠時機加溫,要把自己跟這十張專輯交心的歷程一一交代清楚,寫作工程非常浩大,預估得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全部醞釀出來。或許再過兩個多月,等學長蔡藍欽逝世滿27週年時,會先寫影響我學生時代最鉅的「這個世界」,和屆時逝世也將滿六年的馬爺馬兆駿吧。
患有「寫作預告嚴重跳票症」的我是說,或許。
關魚,原寫於2009/2/14,增補於2013/12/5
,關魚專欄: 《關於好台》
我覺得陳昇在’無言的山丘’的配樂功力.不輸日本的久石讓等大師.標題好像叫’纏綿’吧.那種發自內心的吶喊.及對日據時期無言的承受.深具時代意義.非一班歌手搶流行.搞創意的短線炒作(草作)可比.
可歎曲高和寡.英雄老矣.台灣何時才能再出個像樣的人才呢?一嘆再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