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從學校畢業後、工作到現在也好幾好幾年了,之前在台北因為沒有停車位也一直沒想過要很快買車子,搬回台南後短暫開過兩年老爸的 Toyota Tercel,儘管拖油塔還拖得動,不過總不是自已的車啊.... (就好像路上看到正妹都不是自己馬子一樣的有點餓有點癢)
當然,買車子的預算也是好幾年來陸續存了又存、花掉了又存回來的,也一直到最近一兩年才真的努力去看一些車子的資訊,,
一開始買車的目標就是鎖定 MPV、SUV 車型,因為希望能有大一點的空間、高一點的視野與多一點座位(其實是對一般轎車已經厭煩了,想換換口味)。原本考慮過七人座的 LIVINA,但是車子有點太小放棄了。後來還試乘過 Luxgen 7 MPV、SUV 與 Ford iMax,對於 Luxgen 7 的渦輪增壓引擎印象相當深刻,整個車室空間與乘坐品質相當不錯(還差點就買了,要不是…)。而福特的 iMax 也是台穩定、成熟且安靜的好車,不過因為當時遇到的業務很那個就暫時沒考慮。
先來兩張我自己拍的 Skoda Yeti 的照片喘一下,不然字好多.… (可按圖放大檢視)
後來還去看過 Mitsubishi Outlander 跟 Savirin,Outlander 其實整體來說還不錯,如果買高一點的等級有4輪傳動的版本就很超值,而 Savirin 坐起來則相當舒適,只是車型跟引擎有點老舊。後來甚至還打算看看安全性能好一點的 VW Touran,後來因為價錢貴了點就放棄了。
就在一時間無法決定哪台好的時候,剛好看到了 Škoda Yeti 的相關討論。其實 Yeti 的外型並不是第一眼就會很喜歡的車款,但卻當耐看。而真正讓我多考慮一下的是因為它的主、被動安全配備與歐洲 NCAP 五顆星的安全評鑑,光是全車6個安全氣囊與 ESP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就讓我多看了兩眼,而且當時的售價才 86.8萬台幣(預購價啦,現在沒了),一般國產車如果賣六七十萬,就算可以自己加購前後座側邊安全氣囊再升級 ESP 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售價應該也超過這價錢了?
- 廠牌型號: Škoda Yeti 1.2 TSI
- 原廠網站:http://www.skoda.com.tw/
- 購入金額:台幣 86.8 萬元(2010年底上市前的預購、空車價,不含保險、領牌等費用)
- 車色編號:金屬漆 卡布奇諾米(編號 Cappuccino Beige metallic,4K4K)
- 還沒拆包、交車前的一些照片:按這裡
- 基本規格與配備:1.2 TSI 引擎、DSG 7速變速箱、馬力105hp、扭力17.9kgm、平均油耗14.8 KM/L/高速公路油耗16.5 KM/L、全車6氣囊、搭配 ESP/ABS/MSR/EBV/ASR/HBA/DSR/陡坡輔助系統…、16吋鋁圈、皮質方向盤、布椅、定速、駕駛座中央扶手+後座出風口...等。
先看看 Euro NCAP 在 2009 年針對 Skoda Yeti 的撞擊測試影片:
影片中的重點是撞擊後車室空間沒有受到嚴重的變形與傷害,而側撞時有側邊的安全氣囊可以提供初步的保護且頭部與臉部不會被飛散的玻璃碎屑給割傷。
再來看另外這個影片,它是 Škoda Yeti 與 同廠牌的 Superb 在時速90公里的狀況下對撞,SUV 的車身高一些似乎是有那麼一點點優勢,至少比較不會被騎上去。
不過 Škoda 這個品牌的車子對台灣人來說並不是那麼熟悉,我後來也是找了好多網站、看了好多討論之後才對 Škoda 的車子有點放心,其實主要還是因為 VW 的加持。在 Volkswagen 併購了 Škoda 之後,後來的一些車款所使用的配備與零件都跟 VW 集團的差不多,在台灣的話維修保養也是跟著 VW 的體系。
Škoda 是一個捷克共和國的汽車品牌,創立於1895年,至今有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聽說二次大戰的時候還生產性能優越的坦克車,被德軍徵用去打仗。1991年,Škoda 被德國 Volkswagen Group 集團(福斯)併購,經過一番整併與資源整合,終於讓差點掛掉的百年品牌又重新活了起來!
台灣在2005年時曾經由台塑集團子公司台朔汽車取得代理權、引進 Skoda 汽車,不過就在沒多久的2007年結束營運了。後來由代理VW汽車的太古集團在2009年重新取得 Škoda 汽車的代理權(太古利奔),而我買的這台 Skoda Yeti 則是 2009 年推出的新款 SUV 車型。
再來兩張 Skoda Yeti 的照片喘一下.…
雖說是 SUV 車型(Sport Utility Vehicle),不過他的車身長度只 4.2 公尺,比一般 SUV 看起來小一些些,對我來說它算是台 mini SUV,不過車內空間相當寬敞,後車廂的載貨容量也很大。而且後座的空間與乘坐品質相當不錯,除了椅背可以稍稍往後傾斜增加後座舒適性之外,後座3個座椅都有安全帶、都可以獨立摺疊收納,甚至還可以單獨取下座椅,把載物空間最大化。
感覺這篇好像會寫很長,快要沒力了... 直接看 Škoda Yeti 的規格表吧。目前 Yeti 有2種規格,已經引進台灣的是 1.2 TSI 的車型,2.0 TDI 的版本則還在龜… (按下圖開啟完整規格表)
這台車其實不會很小台,很多朋友一坐上車都會以為 2.0 以上的車子,實際上它的排氣量才 1197 cc,也就是一般俗稱1.2的車子。很多人聽到是 1.2 第一個反應都是:「怎麼可能?」,實際上它是因為有加掛「渦輪增壓」的 1.2 TSI 引擎,有渦輪增壓真的差很多,不管加速性或馬力、扭力都很夠。
所以車重 1370 公斤的 Yeti 在渦輪增壓引擎的加持之下,可以擁有最大馬力 105 hp 與最大扭力 17.9 kgm 的動力輸出,不管在市區亂竄或登山、爬坡,都有相當令人驚艷的表現。尤其搭配 VW 的最新乾式七速 DSG 變速箱,可以在轉速不高的狀況下,就有相當不錯的動力輸出,而且換檔時相當流暢,不會有一般車輛檔位銜接時的頓挫感,油門踩下去就知道哪裡不一樣了….。
雖然之前 VAG 集團的 DSG 變速箱似乎有點惡名昭彰,不過後來代理商針對大家很挫的 DSG 提供了4年(or 15萬公里)的保固,加上 Yeti 是採用新款的乾式七速 DSG,讓我多了那麼點信心,開到現在幾個月了狀況也都還OK。
整體來說,1.2 TSI 引擎加上七速 DSG 變速箱是個相當不錯的組合,而搭配 4223 x 1793 x 1691 mm 、1370 kg 的車體,不管在山路或平地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不過如果你是很在意動力輸出的人,這樣的搭配應該屬於「剛好夠用」而已,沒法跟其他以動力輸出為訴求的其他車款比。
我的 Yeti 大概是2010年11月中交車,開到現在差不多五個月左右,平常除了市區晃晃之外,南北也跑了幾趟高速公路,還去過埔里、武嶺、合歡山跟梨山、武陵農場…等。開到現在的感想還不錯,尤其滿意的是在86.8萬的車價能有這樣的主/被動安全配備與車室空間跟動力輸出,整體來說相當滿意。
至於保養費用的問題,原廠建議是10000公里保養一次,聽說費用是比國產車貴一些些、比VW的車子便宜一些些,等之後要到維修、保養的價格表再貼出來看看。
寫了一堆,還是先來看看幾張照片吧....
正面,引擎蓋的線條跟車頭造型相當有氣勢!
大燈下方圓圓的那個燈上半部是日行燈,下半部是霧燈。日行燈可以自行設定是否要開啟或關閉,我覺得還是開著比較好,這樣白天對向來車比較容易注意到你。
側邊有一點點圓弧的造型,看起來還不算太呆板。
旁邊剛好停了一輛大卡車...
右側。不知道歐洲車有沒什麼規定,它的加油孔的蓋子是手動上鎖的,不像一般日系車可以直接從座位底下的拉桿開啟,Yeti 的加油孔的蓋子要自己用鑰匙上鎖,加油時下車用鑰匙開鎖。當然,你不鎖也可以。
順便一提,左右邊兩邊的後照鏡可以電動調整角度,但必須手動收折。其實用久了就還滿習慣的,畢竟不是每次停車都需要收起來,而整支後照鏡可以往前、往後折,如果停車不小心撞到時,運氣好的話搞不好不會整支斷掉。
車側。Skoda Yeti 的車門有中控鎖可以上鎖(在排檔桿下方),上鎖之後可避免臨停時被壞人由外部開啟。不過可能是因為歐洲法規的關係? 大概是為了逃生方便,由中控鎖上鎖之後4個車門都可隨時由內部直接開啟,這個「隨時」指的是就算在行駛中車速100公里時,4個車門一樣可以由內部拉一下門栓就把車門打開。所以所以,任何人上車之後,都一定要繫好安全帶。
為了讓大家乖乖繫上安全帶,第一次坐上這台車的人,我都會用這個恐嚇他一次。
尾門沒有電動啟閉功能,還滿厚重的,往下拉時要用點力。
方向盤與中控台。
方向盤中間有個 Skoda 的 logo。
儀表板,左邊是轉速表與引擎溫度,右邊是時速表與油表。中間的資訊幕只提供簡單的時間、溫度、里程數與總里程數。沒有什麼瞬間油耗或其他資訊。
定速裝置,他跟其他車款放在方向盤上方不一樣,Yeti 的定速裝置是整合在方向燈控制桿上面的。
冷氣出風口、音響、置物空間、冷氣控制扭與我的右腳。
右邊的雨刷控制桿,可控制前擋風玻璃與後擋風玻璃上面的雨刷...
排檔桿與七速 DSG 變速箱。前方有個按鈕可以關閉 ESP,平常不要去動它。國外的車款可能全部按鈕都有功能,目前進口的這台 1.2 TSI 的陽春很多。
副駕駛座前方的置物空間,上面有個安全氣囊的開關,如果右前座有安裝兒童安全座椅的話,必須把安全氣囊關閉,避免車子被撞、安全氣囊爆開時傷到安全座椅上的兒童。
或者你平常副駕駛座不常坐人的話,也可以手動把它關閉,這樣萬一怎樣的話可以少爆一顆,省點維修費。記得有坐人的時候要開就是了。
置物箱裡面有個「OPEN」開關,可以控制是否有冷氣往裡面吹,打開的話置物箱就可以當成冰箱用,拿來冰一些冷飲什麼的。當然你車上的冷氣要開冷一點。
可手動調高低的中央扶手。
打開之後是個置物箱。
裡面有個 AUX 音源輸入,可以用一般音源線接 iPod、iPhone 或其他手機、iPad...等等裝置,播歌來聽。AUX 插孔旁邊有個拉環,往上拉之後可以開啟冷氣出風口,把置物箱當成小冰箱用。
右上角圓圓的那個是電動後照鏡調整、後照鏡除霧功能按鈕。
手動的座椅高度調整、椅背傾斜與腰靠調整桿。
後座空間很大,坐上去之後雙腳離前座還很遠。三個座椅都有安全帶,中間的椅背放下來可以當餐桌,但中間座椅沒有頭枕。
後座座椅除了可以手動調整前後位置,椅背也可以往後傾斜一些些,坐起來比較舒適一點。
行李箱空間,夠用。車頂高度很高,整體乘坐品質與空間感相當不錯。如果有加裝全景天窗的話那就太棒了... 可惜沒錢。
後座座椅可以全部趴下。
趴下還不夠的話,還可以整個收折。
收起來之後用繩子掛著,避免亂晃。
其實每個座椅都還可以拆下來,只要撥一下座椅下方的橘色的開關,然後整個椅子提起來、放到其他地方收著。(因為懶惰,沒拆下來拍照)
後座座椅收折之後,空出很大的空間,右邊凸起來的地方是放備胎用的。其實這個凸起來的收納空間也可以拆掉,只是麻煩了些,平常都是直接用,不然備胎沒地方放了。
行李箱側邊有一些鉤子,並提供一個 12V 的電源插座。
行李箱下方的蓋子的兩邊可以分別打開,放一些小東西很方便。
後行李箱下方的馬牌備胎...
Skoda Yeti 麋鹿測試(Moose Test):
轉貼之前發表在「這邊」的小小心得:
整體來說,車子順順的,很好開,油們踩下去動力整個湧現,對照車體外觀設計與尺寸,看起來完全不像是1.2引擎該有的表現,是完完全全的超越1.2甚至是1.8的動力操控感受。
- 後照鏡為電動調整,但沒有電動收折
- 加油孔不是電動開啟,不管有沒有開電源都可以按一下蓋子打開,要自己去手動用鑰匙在圓圓的油箱蓋上鎖。
- 點菸器的電源不發動引擎、不開啟電門時也可以供電,所以有裝行車記錄器的話記得要手動拔掉(可回原廠免費調整為不供電,應該是免費)
- 日行燈可自行設定是否永遠開啟或不開啟,車主手冊有教怎麼設定,很簡單。
- 遙控器按一下可以開啟駕駛座的門鎖,按兩下可以開啟全部門鎖,可避免歹徒趁機衝進車子裡。
- 按住鑰匙遙控器上的「開鎖鍵」不放 3 秒鐘,可以遠端自動全部開鎖+開啟全部窗戶,適合再大熱天時,遠遠的就先把窗戶打開散熱一下。按住「上鎖鍵」不放 3 秒鐘,則可自動關閉全部窗戶,並將車子上鎖。
- 遙控器上的後尾門門鎖按鈕按一下,可開啟後尾門門鎖,放完東西再關上門後會自動上鎖
- 原本的試程車煞車及油門比較靈敏,輕輕點一下煞車就會很有感覺,交車後的車子則稍有緩衝,應該是出廠前有調整過?比較好開一些。
- 冷氣很冷,讚。尤其後座有出風口可以讓後座乘客自己調整,駕駛可以完全不用管後座吹不吹得到冷氣。
- 車子停下來、轉動鑰匙讓引擎熄火後,如果你沒有把牌檔排到P,鑰匙是拔不出來的。這應該算是種安全保護。
- 遮陽版有大小兩片,可同時遮前方與側面的刺眼光線(或者你不想被看到的話可以拿來遮臉)。
- 後座的布椅椅套可以拆下來洗,前座還沒時間檢查。
- 室內隔音效果還不錯,不開冷氣、音響的話,引擎殆速時聲音很小。
- 在平地行駛時,放掉油門後可滑行距離比一般車長一些,放掉油門後速度減緩的幅度很小很小,善用這個特點的話應該可以省點油。
- 實際測試,當油料用到左邊最下面那條紅線時,油箱裡面大約還會剩下 6 公升的汽油(全部 60 公升),若每公升可以跑 10 公里(開冷氣的狀態下),大約還可跑 60 公里左右。
整體來說,車子的外型OK、內裝質感相當普通(國民車等級),雖然整個中控台都是塑膠而且只搭配布椅,不過這些我都不在意,Euro NCAP 五顆星的安全評價與穩定扎實的底盤、整體組裝品質及超讚的隔音效果,用86.8萬台幣買到這台車,算是相當滿意。
2012/2/4 更新:今天第一次看到傳說中的…引擎熄火後一分鐘內,散熱風扇自動啟動、散熱的功能,原來 Yeti 也影這樣的功能,大概轉了3分鐘後就自動停止了。
,[影片] Skoda Yeti 的工廠生產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