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灌狂人

清大學生都想知道的 6 個網路行銷、傳統媒體突圍、社群經營祕技!

聽說 Tenz 明天要去清大某通識課程演講,收到幾個 QA 問題,每個問題都好難….

雖然不關我的事(當然也沒資格多嘴什麼),不過還是想練習回答看看,也許以後也試著做些什麼。

(下這種標題會不會太狂了點… )

 

 

 

問題一:現今台灣許多廣告商常用的社團、粉專、line官方帳號等看來將逐漸式微,宣傳力逐漸下滑,請問您覺得下一步的行銷走向為何,,

該如何更精準地打中目標族群?謝謝。

brian: 看要賣什麼,更有針對性地下廣告 + 更好的點子。

「宣傳」的重點在「傳」,社群服務的時代猶重「」這個字。要讓大家心甘情願的幫你傳遞什麼訊息,如果不是真的(或號稱)很重要,就是超級有趣的東西。

每個群體都有他們在意的話題或覺得有趣的幽默形式(先了解他們正在幹嘛),夠了解目標受眾才能找到對的宣傳管道與方式,餵給他有效的劑量。(看看那些精美且過時好幾年的網路謠言在長輩們的 LINE 群組怎麼的受歡迎….)

 

 

問題二:講者在雜誌編輯、線上社群等有諸多經歷,想請問在社群行銷的策略上,會優先選擇哪些工具(Google,FB,Blog,Youtube…)、或是其中有什麼優劣差異呢?

brian: 以商品主題的屬性來選擇 TA, 以 TA 來選擇工具。

就算是同一個工具,一樣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每個長輩都有不同方式玩壞他的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就算是看起來只能跟朋友聊天的 LINE,一樣有一堆人不必花錢開官方帳號就在上面賣衣服、賺大錢(那是一種新品 PO 出來你沒搶到就輸了的氣氛,就算穿起來其實沒有很合你的風格)。

自己都沒用過、不愛用的工具,是沒法了解及應用的。除了自己發聲,還得到處找人幫忙發聲(橫向的”網紅” 結盟或行銷)。

譬如說,你想要在台南的鄉下…歸仁這種小地方賣鍋燒意麵,除了本身要好吃之外,常常上 FB 的「我在歸仁的大小事」這種人數夠多的地方性社團跟大家搏感情是一定要的。然後再找出當地有在寫食記的部落客或 PTT 鄉民,邀請他來吃吃看、做個好朋友。

每個工具都有他獨有的運作方式,每個社群都有他的默契與說話方式(營造氣氛是重點),並不是到處灑灑廣告或複製貼上,就會有好的結果(至少看一下版規嘛…)。

 

 

 

問題三:現今有許多公司的行銷策略都會與部落客合作,但業配文的頻繁出現,也造成某些群眾的反感。若還是想運用部落格這項資源,有什麼更好的經營方法嗎?

brian: 管他的就是偏地開花(搶佔 google 搜尋結果的前8名,但利益揭露要誠實)+好的/獨特的/有趣的行銷文,花錢+花心思。

以「馬克早午餐」為例(有彩虹、一堆勵志小語跟滿滿小鮮肉合照的那家),商品本身夠有特色的情況下,行銷的推力會更有效率(但對不同 TA 如真愛聯盟就無效)。

商品本身不夠有趣或特別的話,就找出看得出重點的那個人。如果都沒人找的出你的商品的獨特、吸引人之處,那回家砍掉重練吧。(想要做一本大賣的書,不是寫好、編輯好之後才來想封面標題,而是一開始就先想好書名、封面上大大小小能引誘最多人掏錢買下來的重點,再開始列大綱、寫內文,甚至根據目標受眾的通路,想好能拐他掏錢的情境)

 

 

 

問題四:現今許多老牌媒體面臨紙本沒落的現象,積極地將自己的媒體品牌製作成App以及網站,然而多數並不會投資大量資金於(發展新的呈現模式、與閱聽人新的互動科技等),使得網站內容和紙本內容的呈現其實大同小異,想要請問對於從紙本轉變為數位內容,除了內容、品牌的切割,在呈現模式與互動科技上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轉變?

brian: 現在大部分的媒體網站都是「網路新移民」做的,並不一定真正了解網路的特性,或者說不願放棄原本的利益結構而做改變。

譬如說報導寫出來就不再更新、不再修改,明明網站的版面很夠卻永遠只配一張圖甚至沒圖(清晰大圖?)。從來也不會用個表格把資訊或數字列清楚,而是用一堆國字滿滿寫了一整段。更別說從來就不會把引用資訊來源標示清楚(深怕人家知道他是抄哪篇未經授權的國外文章),文字也不會加上超連結連到相關的資源…. 另外還有一些 Facebook 的操作特性等等。

其實不一定要開發什麼新的模式或 App 才能互動,搞懂工具的特性、認清媒體的本質,以最簡單的形式,報導或文章內容原本就是「活」的,他會隨著讀者的回應或互動長大,但從來也沒看過哪個編輯室或記者會幫下面的樹根澆水、幫枝葉除蟲…

14406096347_9a3c83b3a0_c

 

問題五:近來有不少網媒在摸索不同的獲利模式,有些是廣告刊登,有些是使用者付費(如:SOSreader – 專為寫作者而生的集資訂閱平台)。就您的網路社群與品牌經營經驗而言,您認為網媒有可能獲利嗎?若可能,網媒的獲利模式應該往什麼方向發展?SOSreader可能成為成功的獲利模式嗎?

brian: 內容不再是單純的賣內容或掛廣告,而是興趣的經營+社群互動+整體的銷售(如果你想的是賺錢的話)。

很會賣電腦的通路,會發展出很會經營社群及很會經營內容的部門,消費者(讀者/社群)在吸收新知、分享資訊的同時,也會透過銷售通路讓業者賺進更多的鈔票。以原價屋酪梨壽司486為例…

社群經營或互動不需要新的 App 或新的科技,需要真心與熱情。不管你要用 FB, YouTube, 部落格或 LINE,所有的關注或跟獲利有關的潛在意圖,都得讓它們匯入一個枝幹、聚集在某個可以轉換成你的獲利的點,把鐵軌鋪好,再讓一輛一輛小火車跑上去。

在網路上單純賣內容的,不一定能活得下來,除非你寫得出很多很多人願意重複讀很多很多次的文章,然後再生出10萬篇(而且人事本要夠低)。

大而全方位的媒體不易取得收支平衡,小而專精的媒體則比較有機會。但前提是廣告費的單價得繼續提升,等廣告主發現傳統媒體再也沒有實際效益的時候,也許網路媒體的黃金時代會在大家還沒戰死之前到來。

除非… Facebook 願意加個 “$” 按鈕,按一下給 0.1 元台幣,應該很快就一堆人致富了(其實跟直播打賞很像,也是內容盈利的一種形式,但自立平台就比較辛苦了)。

 

 

 

問題六:近來社群網站推出越來越多新功能,例如臉書的直播功能,或是instagram新推出的故事功能(及時放上照片分享,類似snapchat)想請問您認為社群網站之後的趨勢會漸往什麼方向發展? 或是認為最終社群網站會變成什麼樣子?

brian: 社群網站會越做越大、什麼都來,然後變得很難用。為了盈利,會讓跟多使用者更不爽(但是暫時離不開)。等到某個完全不同屬性的其他服務出現、佔用掉大家大部分的時間,FB 就 Yahoo! 了。

不管社群怎麼變,通訊(面對認識的人)、宣傳(面對不認識的人)和求知(面對新資訊)的需求一直都會在,型式會漸漸有所不同(Email 時代是寫信+轉寄+電子報)。

在此之前,大家繼續忍受 FB 的為所欲為吧。

 

 

 

 

Photo credit: magicatwork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Exit mobile version